袁崇焕站在城楼上,手中千里镜几乎没放下过。
二十多万精锐明军,围剿三十余万东吁军,一点压力都没有。
完全是一面倒的杀戮。
这一仗打下来,东吁军尽灭不说,明军伤亡则少之又少。
除东侧进攻外,其余三面基本是神臂弓开道,其余兵马补刀补枪,轻松之极。
要不是有军纪约束,那十万乱哄哄的云南土司兵,早入场割人头了。
南侧是明军中最兴奋的一群。
闽海卫队久经战阵,孔有德和耿仲明所部又是剿匪能手,再加乱战高手云南土司兵,杀得非常嗨。
乱中有序!
这是袁崇焕观战后的感受。
一个王朝的强盛,由此可见一斑。
失去进攻东吁中军大营的机会,对袁崇焕来说没什么,反正以他的功劳足以封公爵。
他遗憾的是手下那些将领,或许会因此失去封伯爵的机会。
卢象升制定战役谋划时,方方面面都考虑到,给诸部一个分功机会。
而作为这场战役的中心景迈,守军功劳已经足够多,他没给征缅军分功。
对此,袁崇焕也不好说什么。
以往,分功是在朝廷层面进行,也不管你有没有真立功,反正大家都会得到分润。
如今的分功,则要建立在立功的基础上,不给征缅军攻东吁中军大营机会,皆在情理中。
并且,仅仅只有三十余万敌军,又是被围在大营中,二十多万明军分的功都不够,征缅军好意思开口吗?
袁崇焕叹息一声,下令道:“传令给李自成、刘宗敏和高一功,将敌营清理得干净些,后勤好进去清理、登记物资。”
对他来说,战事已经结束,可以进行善后工作了。
根据当地人的经验,雨季很快就要到来。
结束景迈战役后,除留守景迈的部分军队外,大军将撤回暹罗、真腊和占城一带,开始长达近半年的休整。
等雨季过后,以他为首的南洋军团,开始军事接管缅甸,宣布东吁王朝灭亡的同时,开展丛林剿匪战。
“孔有德和耿仲明那俩家伙,得调进征缅军。”
对用惯了的部队,袁崇焕自然要调到麾下,相信参谋部也不会反对。
毕竟,有无剿匪经验,对今后缅甸的扫尾军事行动非常重要。
思考完自己的事,他下令准备酒菜,好招待诸部高级将领。
东吁中军大营中,没了象兵威胁,战事便变得平淡。
东吁军被四面包围,没了战心的东吁兵想投降,可明军却丝毫不理会,按自己节奏清剿。
因投降不得而愤怒的东吁兵,想拿起武器死战,却又很少能抵挡得住一合的。
在绝对实力面前,不会因为你是哀兵,战局就会有所改变。
命运已经注定,那就是死亡。
为了加速战事进程,卢象升下令:“令骑军进行穿插分割,其余各部分兵包围东吁军,在太阳落山前结束战事。”
哪怕是三十多万头猪,杀起来也需耗费很多时间,更何况是三十多万手中有武器的人?
在万无一失的情况下,穿插分割包围,是最有效的战术。
一声令下,骑军率先杀入东吁军腹心,其余各军紧随其后,将分割好的敌军给包围起来。
打击面陡然加大,杀敌速度自然猛然提升。
按照卢象升命令,在太阳落山前,东吁中军大营中没有一个东吁兵还站着。
如果说有,那就是以梭温为头的锦衣卫内应,他们押着东吁王他隆,跟随一脸得意的骆养性,前来向卢象升报功。
对于能否活捉他隆,卢象升一点都不在意,并且相信陛下也不会在意。
活捉皇太极,还有极高的政治意义。
对于东吁这种蛮夷,无论是士大夫,还是平民百姓,都没多大在意。
卢象升赞扬了一番梭温,又鼓励他们继续为大明立功,争取更高的封爵机会。
梭温等锦衣卫内应异常高兴,感恩戴德地谢过一番恩,而后跟着骆养性去营外拜见高宇顺。
天黑后,众多旅级将领,跟随高宇顺、卢象升、茅元仪和秦良玉,一起进入景迈城赴宴。
酒过三巡,高宇顺笑道:“诸位,景迈战役胜利,为迁都南京献礼,咱家代陛下感谢你们!”
他是内务府南洋总管,又是乾圣信重的内臣,来时得到全面授权,除了不能直接干预军事指挥外,有资格代替乾圣说话。
“臣等全仰陛下之圣明,方有今日之完胜!”
大家皆离席,朝京城方面叩拜。
该有的场面事做完,高宇顺请大家入席,继续道:“元素,咱家跟建斗商议了下,东吁军和民壮皆失于景迈城下,他就不再率军入缅,由你率军团收复失地,清剿匪患。”
“谢高公公,谢建斗。”
得到入缅全功,袁崇焕大喜,立马拱手相谢。
他狂妄也看人,对高宇顺不敢,对秦良玉和卢象升不敢,唯独对没立多大功的茅元仪敢。
高宇顺点点头,道:“元素,南洋和爪哇督标要回归剿乱,闽海卫队就归你调遣。”
“谢高公公。”
闽海卫队兵源来自福建,比从京城南下的卫队适合丛林作战,袁崇焕自然乐于接受。
随后,他请求道:“高公公,孔有德和耿仲明所部,当初在大员岛随本官剿匪,其经验有助于入缅剿匪,本官想将其调入南洋军团。”
“可以。”
除了缅甸外,只有南洋诸岛尚有战事,有卢象升的两万卫队在,不差这两旅军队。
“谢高公公。”
除了袁崇焕,孔有德和耿仲明俩人也大喜,在熟悉的上司麾下打仗,能立的功自然会更多。
高宇顺摆摆手,而后对茅元仪道:“止生,南洋诸岛战事就由你指挥,建斗坐镇爪哇城提供后勤支援。”
茅元仪因为组建山地作战卫队,基本是配合作战,没得到统兵一方的机会。
在战事转为景迈战役后,乾圣送来密旨,要高宇顺给茅元仪机会。
“谢高公公。”
作为乾圣朝功臣,茅元仪不用统兵作战,单凭对神臂弓的抢救挖掘,也能封公爵。
但他是个有志向的人,从小就有统兵作战的梦想。
能得到这个机会,自然欣喜万分。
而其他人,只有羡慕的份。
当然,除了狂傲的袁崇焕外,他们也心服口服。
大明重新崛起源于神臂弓,这是大家所公认的。
喜欢移明皇帝请大家收藏:(www.22wenxue.com)移明皇帝22文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