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罢武则天的问题。
上官婉儿和崔玉娇埋头不语。
毕竟,伴君如伴虎、说多错多的道理,她们两个很清楚,更何况,她们确实也不知道这幕后之人到底是谁……
沉寂半晌。
崔玉娇只得悄声应付道:
“回陛下,短短数日,此人便在洛城之中将此事渲染得人尽皆知,可谓心思歹毒,还望陛下彻查此事……揪出背后之人严惩!”
谁知,武则天却沉声叹道:
“若这么容易就露出破绽,此人便不是被朕高看过一筹的对手!”
高看一筹的对手?
武则天此话,好似还有期待。
听得上官婉儿和崔玉娇一头雾水。
但哪怕心里满是疑惑,她们也不敢多言多语,只小心翼翼地说道:
“微臣恭候陛下旨意!”
武则天叹了口气,蕴在眼中的愁绪渐渐地化开了些许,沉声说道:
“既然此事,民间已经传得绘声绘色了,朕就不妨给它再添一笔,婉儿,你且传朕旨意,诏令我大周所有文臣武将,十日后统统进宫!”
听及此。
上官婉儿拱手应道:
“是,微臣遵旨!”
顿了两秒之后,上官婉儿抬头看向武则天,小心翼翼地问了一句:
“陛下,微臣斗胆……您可是要将皇长孙殿下的身份昭告天下?”
武则天微微点头,轻声回道:
“不止如此,朕还要当着满朝文武百官的面,立寻儿作皇太孙!”
一语既出。
崔玉娇大吃一惊。
虽然嘴上不敢多言,但心里,多多少少觉得这个决定有些草率……
而上官婉儿却没有表现出太多诧异,经过上一回和武则天的谈话,尤其是武则天说的那句:若不封皇太孙,怎知那人要拿什么与朕对弈?
上官婉儿隐隐感觉出。
武则天此举,只是把李正一当做一颗棋子,在试探对手的心思……
尽管如此,上官婉儿仍笑道:
“陛下,是否需要提前告知殿下?毕竟之前答应过,要保守秘密!”
武则天眼神微蹙,一向遵循自己心思的她,好似没有想到这一层。
少时。
武则天站起身。
先是看了一眼上官婉儿,又转过头看向崔玉娇,不急不缓地说道:
“婉儿所言有理!之前,寻儿确实与朕有过约定,暂时隐匿身份,但不管怎么说,寻儿既然身为皇家人,就要承担皇家人肩上的责任,玉娇,你是寻儿的舅娘,此事朕就交与你,这两日,和他好好聊聊……”
崔玉娇诚惶诚恐,拱手回道:
“陛下,此前微臣是不知殿下身份,才贸然当了十几年的舅娘……还望陛下恕罪!”
武则天轻拂衣袖,沉声说道:
“无妨,玉娇你这个舅娘做得很好,至少把寻儿照顾得很周到,前些日子,寻儿和朕说过,他之所以不愿意公开身份,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怕与你和宋爱卿之间的关系变得疏离……”
稍顿了顿。
武则天接着说道:
“再者说,这些年,别说玉娇你不知道,就连朕也是蒙在鼓里的,让婉儿找了这么多地方,竟不知寻儿就在朕的身边……而且,立寻儿为皇太孙,并非朕一个人的意思,先帝临终前也有此意,还留有遗诏!”
尽管武则天如此说。
可崔玉娇毕竟与李正一相处了十余年的时间,对李正一的脾气秉性还是非常了解的……
在她看来,若李正一真的有志于做皇太孙,当他得知自己身份之时,就不会提出让武则天替他保守秘密了……
因此。
崔玉娇仍面含坚定,推辞道:
“陛下,殿下已非小孩子,如今处处都有主见,臣妇恐难胜任……”
其实,话虽如此,但崔玉娇心里,很希望最终坐上皇位的人是李寻。
这里面有崔玉娇的私心。
毕竟若真如此,宋家的日子会好过很多,至少不用每日过得提心吊胆,生怕一个不留神,就被武三思或是其他武家人趁机扣上一个“谋反”等莫须有的罪名,欲除之而后快……
只不过。
眼下,是在武则天面前。
崔玉娇深知,自己不能表现出一丝一毫的情绪波动,尤其是那种“有把握让李正一答应做皇太孙”的自信,是绝对不能有的……
不仅不能有。
还必须要态度坚决地拒绝。
断断不能把整个宋家,和皇太孙的册立之事绑在一起,否则,非但帮不了李正一,反而会害了他……
若武则天开始怀疑宋家在朝中一向所持的中立态度,那宋家对大周的所谓忠心,就立马变得不堪一击……
总而言之。
现任皇帝还活着。
就不能做墙头草……两边倒。
因为那样的话,会死得很快……
所以,此时此刻的崔玉娇,面色平静似水,甚至还带着一丝坦然,在亭中微微拱手而立,整个人看上去虽很淡定……却也不失坚定。
而武则天。
习惯性地看了一眼平静的池水。
然后,转过头来,对崔玉娇上下打量了一番,才轻描淡写地回道:
“也罢,朕也不勉强你,说起来,寻儿确实是一个有主见的孩子,也曾多次和朕提起过,他志不在朝堂……玉娇,你且和寻儿聊上一聊,若他仍是不接受,便让他进宫,朕亲自和他说!”
武则天的话都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了,崔玉娇不好再推辞,遂说道:
“陛下,臣妇定将您今日之话,还有您的一番良苦用心……带到!”
这话,很有意味。
想必,就算是武则天有心挑刺,也挑不出这话里有任何的毛病……
正当此时。
九洲池水之上。
忽地拂过一阵风。
原本平静的池水,被风吹得漾起一阵阵涟漪,一圈接着一圈地,在池面微微荡开……好似绽放在水中的烟花,就连轮廓,都美得让人心动。
片刻之后。
武则天看向上官婉儿,说道:
“婉儿,你且去拟旨,十日后,朕要册立弘儿遗孤李寻为皇太孙,另外,五日后,突厥使臣就要动身离开大周,你也记得将此事告知突厥使臣……”
稍顿了两秒。
武则天复又说道:
“还有,记得转告突厥吐屯使臣,关于我大周皇太孙李寻和突厥小公主阿史那允臻的和亲事宜,留待契丹平乱、大周获捷之后再议……”
上官婉儿拱手应道:
“微臣……遵旨!”
说罢,上官婉儿领命而去。
正欲和崔玉娇一道辞别武则天之时,武则天却叫住了崔玉娇,说道:
“玉娇,你留下陪朕说说话!”
喜欢大唐从见武皇开始请大家收藏:(www.22wenxue.com)大唐从见武皇开始22文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